艺术就是把自己的五官打开,就像怎么看东西、怎么闻到好的食物一样,把自己的天线打开去接收与感受。
戏曲中心的落成,让香港业界振奋,还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内其他戏曲团体与香港粤剧界的合作和交流。
我们做文化的传承,一定是要传承给更年轻的世代。要获得年轻人的喜爱,必须用年轻人的方式。
霍英东是一个轰轰烈烈做梦的人,也是踏踏实实圆梦的人。
这就是曾宪梓,一个心中时刻装着国家、倾力支持改革开放的香港企业家。
内地同胞很愿意学习新知识,思想很开放、开明。他们勇于破除固有观念,这是改革攻坚实现突破的关键。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体制不同,我十分了解这个体制,也很信任它,它很适合中国,也运作得很好。
这么多年来,是舞者激发我往前走,挖掘得更多。
现在澳门绝大部分的民生所需物品都是国家供应给我们的。皆因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了繁荣富强。
两岸出版业同仁从相见恨晚、相知相惜,到现在相互依存、相互打气,深信未来两岸交流的前景仍是广阔而美好的。
我观察到,学生们看完后,脸上似乎散发着光芒,那是中国传统文化无形的力量触动了他们。
致力于用好澳门“小而优、小而精”的特点,发挥“精准联系”功能,从“+澳门”的角度深化合作。
在北京创业就像在大联盟打棒球,要玩就一定要到最好的赛场里去。
能够看见国家有今天的发展,无论在经济、在科技、在民生各方面的成就,实在是感到非常激动。
改革开放40年来,香港人扮演着多个角色,既是参与者和贡献者,也是国家发展的受益者。
台湾老百姓尤其年轻人应该多了解大陆,多来看看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这块土地有多好,看看我们中华民族有多了不起。
身处改革开放的时代,享受政策的优惠,利用内地的劳动力资源,我的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
作为澳门人,能够加入镜湖,很荣幸,能够为整个澳门社会服务,对我来说也是一个荣誉。
他说文坛要重视对年轻人的扶持、前辈对后辈的扶持,令我深受感动。
作为‘国之重器’,国有企业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期待两岸企业携手合作,共享机遇,共同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族企业和产业,携手走向世界市场。
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台湾的命运始终与祖国休戚相关。
港珠澳大桥拉近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距离,可以塑造出新的、统一的旅游形象,让大湾区在世界各地打出知名度。
时代在进步,人们的审美在进步,大家对艺术品的消费观也在进步。这就需要我们在创作题材和创作手法上有所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这40年,小齿轮帮助大齿轮转得更快。今天内地这个大齿轮早已转得更快,帮助香港小齿轮更好地转动。
《甄嬛传》《延禧攻略》在台湾很火,唤起了不少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认同。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港商能够参与其中,将获得进一步发展空间和机会。
拍摄完新歌MV和城市文化短片,便马不停蹄开始进行后期制作,同时还安排着培训课程和演出时间……“台湾女婿”吴瑞峰最近有点忙。
汪威江在位于台北市内湖区的办公室接受记者专访时,肯定大陆出台“31条惠台措施”对台湾影视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呼吁两岸影视产业携手发展。
通过涂鸦的方式,将自己想表达的情感寄托在小小的杯子上,收藏起来或者作为礼物送人,很有意义。
刚来时,大陆的金融产品比较少。十几年下来,感觉大陆金融业发展非常迅速,已远超台湾。
香港特区政府目前正与内地商讨,希望允许香港的保险公司在大湾区设立售后服务中心,提供理赔及其他售后服务。
中国的茶饮料和茶文化,有朝一日会比西方的葡萄酒产品及文化更加流行和普及,大陆和台湾可携手大有作为。
大陆出台惠台31条措施,让台商在大陆经商更便利,让年轻朋友更愿意到大陆就业,我们工商企业界都非常兴奋。
我希望能把艺术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做到生活化。
成功没有秘诀,但勤奋绝对不能缺,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勤奋占50分,机缘占50分。
香港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优势,为湾区城市与国际接轨提供通道。
虽然经历无数挫折,也带给我极大满足。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文化。
“电影是文化的缩影,一个电影可以影响很大,澳门完全可以在电影方面多下点功夫。”澳门创新发展研究会会长林卓华说。
连泰瑞是位地地道道的“台二代”。不过与其他子承父业的台商相比,连泰瑞显得有些“离经叛道”——父亲耗费心血打造的服装商标“麦可将”,如今成了两岸文创界耳熟能详的园区品牌。
‘一带一路’给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可以推动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市场的深度融合。
看到濒临死亡的生命,在你的努力之下,不但恢复健康,未来还能回馈社会,你可以从中得到最大的快乐和满足。
《办法》的出台为长期在内地学习、就业、生活的香港居民提供便利,也给予他们更多参与国家发展的机会。
世界各地的华商在深化内地与国际经贸联系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是促进区域合作的重要推动者。
‘问世间情为何物’,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情是人世间最宝贵的,是文学的艺术和生命。
生活经验比文笔更重要,因为文笔可以磨练,而生活带给人的智慧是很难得的。
我一直希望这些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孩子们能有机会去追逐自己的梦想,特别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孩子。
善心有归处,施比受有福。
在国家发展的大趋势里,看得见香港的未来。
我对未来不悲观,台湾新一代的思维方式不会和民进党或‘时代力量’一样,他们会走向应追寻的理想道路。
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推动"一带一路"卫生合作的陈冯富珍获颁奖章。
香港会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